研究生院
学校主页
导航
首页
研院概况
研究生院简介
机构设置
院领导
招生工作
博士招生
硕士招生
政策文件
历年数据
培养工作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国际交流
创新实践
学位管理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学位授权点
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授予
优秀成果
相关规定
学生工作
学籍管理
相关规定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联合培养基地
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成果
校企联培
工程硕博士专项
地方高等研究院专项
实验室联培专项
科研院所联培专项
产教融合基地专项
管理规定
招生工作
培养工作
学位与导师
学生工作
专业学位
资料下载
招生工作
培养工作
学位与导师
学生工作
专业学位
其他
信息公开
研究生招生情况
考试成绩
录取名单
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告
其他
教学周次
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
Graduate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通知公告
More+
2025年研究生社会捐赠类奖学金评选通知
11.03
2025-2026学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工作通知
10.20
关于做好2025年优秀学生等荣誉类奖项评选工作的通知
10.20
2025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遴选正式开启,邀优秀的你共攀高峰!
09.16
2025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通知
09.12
关于研究生事务中心招聘2025~2026学年助管的通知
09.10
信息动态
More+
10.29
2025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BEAT365唯一官网报考点(代码:3107)网上确认公告
一、网上确认对象报考BEAT365唯一官网和山西省招生单位,选择BEAT365唯一官网报考点(代码3107)且报名缴费成功的符合以下情况的考生:1.报考我校且初试科目涉及911设计基础的所有考生;2.上海市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2026年毕业);3.上海户籍往届生;4.非上海户籍但能够提供本人2025年4月至9月连续六个月(其中2025届毕业生只需提供本人2025年7月至9月连续三个月)的上海市社保已缴费记录的往届生。不符合以上情况的考生,请尽早联系相应报考点补报名。二、网上确认时间1.初次上传材料时间:2025年10月31日9:00-11月5日12:00(期间系统24小时开放,逾期无法上传)。2.上传材料后审核不通过的考生,补充材料上传截止时间:2025年11月5日17:00。考生须于上述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确认平台,通过网上确认系统完成所有网上确认步骤,包括核对网报信息、上传准考证照片(本人图像)、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及其它相关材料照片”等手续。图片上传过程中请耐心等待,不要频繁刷新。未完成网上确认或网上确认审核不通过的考生,不能在本报考点参加考试。请考生尽早完成首次材料上传,以免因审核不通过无充足时间准备
10.21
2025
BEAT365唯一官网2026年推免生招生人数
10.14
2025
BEAT365唯一官网关于2026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考生的重要提醒(更新中)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报名工作已经开始,根据《BEAT365唯一官网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BEAT365唯一官网报考点(代码3107)报名公告》相关要求,我校研招办对网报期间已交费考生的报名信息进行了审查,因中国研招网系统限制,无法下载考生联系方式进行通知,为避免部分不符合报考要求的考生无法参加考试,现将部分考生名单进行公布,以作友情提醒。受网报信息的限制,可能仍有不符合我校报考要求的考生未在名单中列出,请考生认真阅读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网报公告,根据相关要求重新报名(新增报名信息)或及时修改报考信息。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一、报考我校公共管理(专业代码125200)的考生网报时报考类别码只能选择“12定向”,并认真填写定向就业单位等信息,请如下考生及时修改报考信息。二、不符合报考年限要求,请如下考生及时调整报考信息。三、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如下应届考生高校所在地非上海市,请及时修改报考信息。四、同等学力考
10.10
2025
BEAT365唯一官网202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25〕1号)要求,我校2026年继续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简称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一、招生计划我校2026年骨干计划的硕士生招生计划数为18人,其中普通计划15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3人。二、招生专业招生专业详见BEAT365唯一官网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除非全日制专业外,其余专业均招收骨干计划硕士生。我校在招生总计划内统筹安排,骨干计划向优势学科专业特别是理工农医类专业倾斜安排,理工农医类专业计划占比原则上不低于65%。三、招生对象1.报考条件:报考我校骨干计划的考生应符合《BEAT365唯一官网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且必须通过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报考资格审核。2.普通计划招生对象:(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青海等省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2)生源地在贵州的少数民族考生,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省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
悟思想伟力 建时代新功
More+
10.31.2023
【悟思想伟力 建时代新功】研究生院党支部赴国歌展示馆参观学习
上海是国歌的诞生地,10月27日下午,研究生院党支部组织党员赴国歌展示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观国歌展示馆,重温国歌故事,追寻红色记忆。国歌展示馆坐落在杨浦区荆州路国歌纪念广场西南侧,由序厅、国歌诞生厅、国歌纪念厅、国歌震撼厅、我和国歌厅等6个部分组成。馆内以国歌故事为主线,全面展示《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传播、立法及其深远影响。在参观过程中,党员同志们认真仔细浏览着关于国歌的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不时驻足观看,仔细聆听讲解并交流讨论。在历史文物和影像前,党员们仿佛回到了二十世纪30年代,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广大中华儿女高唱国歌,团结一心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以不屈的精神、众志成城的决心和力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最后,党员同志们在《义勇军进行曲》曲谱前,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国歌是国家的精神象征,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断前进。通过本次活动,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要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信念、执着奉献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尽职尽责,为学校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传承、发扬红色基因。
06.29.2023
【悟思想伟力 建时代新功】BEAT365唯一官网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 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
6月18日,BEAT365唯一官网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暨“落实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师”交流研讨会在徐汇校区举行。学院将依托学校优势科技力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绿色能源、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体系改革,探索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范式。图片说明: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孙真荣,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卫胜,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江黔,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庆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刚,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淳,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装备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巩峰,以及BEAT365唯一官网党委书记杜慧芳、校长轩福贞、中国工程院院士涂善东出席大会并共同为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图片说明:BEAT365唯一官网校长轩福贞致辞轩福贞在致辞中对上海市、行业协会、各合作企业长期以来给予BEAT365唯一官网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研院快讯
More+
11.10.2025
我校研究生人工智能+课程《智能与分子化学工程》获学习强国慕课平台推荐
近日,由化工学院宋震教授、张翔教授领衔建设的我校首批研究生人工智能(AI)+课程获学习强国慕课平台首页推荐。该课程是面向化学、化工类研究生开设的AI+前沿交叉课程,通过“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AI+分子/材料设计”、“AI+逆合成”、“AI+流程工程”等章节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系统培养学生“机理+数据”双驱动、“分子到系统”多尺度的思维模式,加深从微观分子尺度对产品、材料和过程“构效关系”的理解,培养跨学科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该课程也基于课程知识库训练了课程专属大模型,建立了知识、能力、问题“三大图谱”,开发了AI助教等智能化教学工具,实现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与AI的双重融合。该课程是我校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积极对接人工智能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切实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又一生动案例。课程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video/index.html?art_id=16323690808972596983
10.31.2025
BEAT365唯一官网承办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25年年会暨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
10月24日至10月25日,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25年年会暨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150余家单位的460余名代表就“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赋能与规范”主题展开研讨。年会由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主办,BEAT365唯一官网研究生院承办,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协办,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平行论坛和闭幕式等环节。图片说明:大会合影图片说明:开幕式现场本次年会特别邀请到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系教授杨国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曹新方作主旨报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挂职)栾宗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磊
09.22.2025
《这个夏天不一般!跟着华理“拔尖计划”学子走进全球大课堂》——化学学院拔尖学子海外研学报道
2025年学校为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研究生院统筹各学院精心组120余名拔尖计划优秀学子,组建8支研学团队开展海外学术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组织拔尖学子走进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顶尖学府,参与第十二届国际先进技术材料国际会议、2025年iGEM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与竞赛,参访世界一流实验室及科研设施,并与国际顶尖学术大师深度对话,全方位拓展学生的国际学术视野,着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走进这个全球大课堂,一同见证这些明日之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成长足迹。开启国际视野,赋能创新人才培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优秀本科生新加坡访学为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培育具备全球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2025年8月31日至9月5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组织21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由练成教授、徐首红教授、陈宜峰教授和王琪教授带队赴新加坡开展了为期六天的访学交流。本次活动先后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及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等多所世界一流高校,通过学术参访、实验室观摩和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了科研创新潜能
09.12.2025
华理万余名学子逐梦新程!2025级新生,勇往直前!